诗词典故·投伊大瓮
【出典】 宋·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录》卷六:“国初,赵普中令为相,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,凡有投利害文字,皆置瓮中,满即焚于通衢。”
【释义】 宋初宰相赵普对所收到的议论天下利害的投书,皆不予理睬,投入瓮中,公开烧毁。以避免干扰朝政。
【例句】 达汝空函,投伊大瓮内,谁曾提起。(刘克庄《念奴娇·五和》2606)这里活用赵普事,感叹自己不合上意遭到弃置。
诗文 | 典故《投伊大瓮》什么意思|出处|释义|例句|用典 |
释义 | 典故《投伊大瓮》什么意思|出处|释义|例句|用典诗词典故·投伊大瓮 【出典】 宋·邵伯温《邵氏闻见录》卷六:“国初,赵普中令为相,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,凡有投利害文字,皆置瓮中,满即焚于通衢。” 【释义】 宋初宰相赵普对所收到的议论天下利害的投书,皆不予理睬,投入瓮中,公开烧毁。以避免干扰朝政。 【例句】 达汝空函,投伊大瓮内,谁曾提起。(刘克庄《念奴娇·五和》2606)这里活用赵普事,感叹自己不合上意遭到弃置。 |
随便看 |
|
初中学习网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、注释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