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文 |
诗词研究·诗学研究·读杜心解 |
释义 |
诗词研究·诗学研究·读杜心解诗词研究·诗学研究·读杜心解 杜诗注本。六卷。清浦起龙撰。起龙(1679—?)字二田,号山伧,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雍正二年(1724)进士,曾任苏州府学教授,著有《史通通释》、《酿蜜集》等。浦氏参考了清初以前的各家杜诗注本(以钱谦益、朱鹤龄、仇兆鳌三家居多),加以抉择,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,提出了一些独立的见解。其书名之由来,盖亦本乎孟子“以意逆志”之义,故在该书“发凡”中说:“吾读杜十年,索杜于杜,弗得;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,愈益弗得。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,吾之心闷闷然而往,杜之心活活然而来,邂逅于无何有之乡,而吾之解出焉。”他着重于潜心领悟杜诗主题思想,以解为主,以注为副,在会心诗旨方面往往超越前人。注释力求简明扼要,不作过于繁琐的征引与考证,并且注意结合历史背景、历史事实的考核来阐释篇章大意,故颇能提出一些新的见解。同时,书中着重讲解章节大意,所作注解评论,较之钱注杜诗、朱氏注杜等书,多有立异之处,而考订年月、印证时事,亦颇能正诸家之疏舛。卷首的“读杜提纲”尤能提炼读杜诗的要领及杜甫一生节概。此书按体分为六卷:五古、七古、五律、七律、排律、绝句。每卷又分若干子卷,若以子卷计之,则共二十六卷。而著者尤重视编年,认为“杜诗非循年贯串,以地系年,以事系地,其解不的”,故又于各体之中,一一编年,又特于卷首另列编年诗目录一册,以醒眉目。然此种编排,亦颇受非议,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“起龙是编,则于分体之中,又各自编年,殊为繁碎……自有别集以来,无此编次法也。”且于赋笔杂著,不另分卷,而散附各诗之后,有些作品与诗毫无关联,未免强为牵合,不伦不类。评注方法方面,其以封建忠君思想曲解杜甫之处,亦不下于仇注,以致湮没了某些原作的光辉,而在纠正仇注疏漏的同时,其注释也有不少疏漏,有些旧注的失误也相沿未改。此书之写作,始于康熙六十年(1721),成于雍正二年(1724),由浦氏宁我斋刊行。1961年中华书局据宁我斋本标点并铅印成三册,由陈毅署题书名。书前附王志庚点校说明、浦氏发凡、两《唐书》所载杜甫传、元稹《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》、杜氏世系表略、少陵编年诗目谱、读杜提纲及读杜心解目录。书末为篇目索引。该本于1977年由中华书局重印,书前附加重印说明。 |
随便看 |
- 《凡论事违实,不引效验,则虽甘义繁说,众不见信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论人心,观事传,不可不熟,不可不深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论人有要:矜物之人,无大士焉.彼矜者,满也.满者,虚也.满虚在物,在物为制也.矜者,细之属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论人,通则观其所礼,贵则观其所进,富则观其所养,听则观其所行,止则观其所好,习则观其所言,穷则观其所不受,贱则观其所不为.喜则以验其守,乐之以验其僻,怒之以验其节,惧之以验其特,哀之以验其人(仁),苦之以验其志.八观六验,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论者,贵其有辨合,有符验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诗文成集,且勿梓(zi子)行.一时所是,师友言之不服,久之自悟,未必不汗流夹背也.俟一二年朝夕改订,复取证于高明,然后授梓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诗赋书记,名理相因,此有常之体也;文辞气力,通变则久,此无方之数也.名理有常,体必资于故实,通变无方,数必酌于新声;故能骋无穷之路,饮不竭之源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诱之歌诗者,非但发其志意而已,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,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.导之以礼者,非但肃其威仪而已,亦所以周旋揖让,而动荡其血脉,拜起屈伸,而固束其筋骸也.讽之读书者,非但开其知觉而已,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,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说者,兑(悦)之也,非说之也……夫弗能兑而反说,是拯溺而硾(zhui坠)之以石也,是救病而饮之以堇(jin仅)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读书先须晓得他底言词了,然后看其说于理当否.当于理则是,背于理则非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读书处事,当烦乱疑惑之际,正当虚心博采,以求至当.或未有得,亦当且以阙疑之意处之.若遽以所粗通之一说而尽废己所未究之众论,则非惟所处之得失,或未可知,而此心之量,亦不宏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读书既如古人面命,何书不当以敬对之!若不衣冠端坐看书,即是侮慢古人,须深戒之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读书,须有次序,且如一章三句,先理会上句,待通透,次理会第二句,第三句,待分晓,然后将全章反复紬(chou抽)绎玩味.如未通透,却看前辈讲解,更第二番读过,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,方为有益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读书须虚心定气,缓声以诵之,则可以密察其意.若心杂气粗,急声以诵,真村学小儿读诵斗高声,又岂能识其旨趣之所在耶!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读书须识货,方不错用功夫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读无益之书,皆是玩物丧志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谋事贵采众议,而断之在独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财用于国则奢,于家则俭,人之病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贪财好色,不慎起居,不节饮食,诸致疾祸者,皆“岩墙”、“桎梏”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贵通者,贵其能用之也.即徒诵读,读诗讽术,虽千篇以上,鹦鹉能言之炎也.》出自哪里,什么意思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贸易均著得欺字》原文翻译|感想是什么意思
- 《凡过生于悮(误),然所以造是悮者必过也.恶生于过,然所以造是过者亦悮而已.故过与恶每相因而过尤易犯,过而不已,卒导于恶.君子惓(juan绢)惓于改过,所以杜为恶之路也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选士之法,皆以性行端洁,居家孝悌,有廉耻礼逊,通明学业,晓达治道者.》什么意思,出自哪里,注释,句意,翻译是什么意思
- 《凡遇事物突来,必熟思审处,恐贻后悔;不幸家庭衅起,须忍让曲全,勿失旧欢》译文是什么意思
- 《凡道字,重且舒.勿急疾,勿模糊.》什么意思|注释|译文|评说是什么意思
- 仮温度的意思
- 仮病的意思
- 仮眠的意思
- 仮睡的意思
- 仮組立的意思
- 仮締めボルト的意思
- 仮縫い的意思
- 仮聨的意思
- 仮臷的意思
- 仮規格的意思
- ouzo
- ouzos
- ova
- ova
- oval
- Oval Office
- oval-office
- ovaloffice
- ovals
- oval, the
|